引领未来 | 三大节日 | 五院一部
 
  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好的“废话”,你说过几句?
 
 
撰稿:学生发展处 发布单位:校务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3-29 浏览次数:2235
 

知乎上有一个热度很高的话题:

孩子高一,家长说一句话就烦,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

这个被一千四百多万人围观的话题,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

一位网友列举了他和妈妈的对话场景:

看得出他和妈妈的对话特别无趣,而他也在抱怨妈妈:

我妈现在跟我待在一起只会说学习,真的别的啥也不说,反驳一句都会被骂几个小时。

晚上睡都快睡不好了,每天都在想考不好的话又要被骂好久,真的很难受的感觉。

平时遇到啥也不能够倾诉,因为除了学习其他的我都不应该去管……

这条超过3.1万人的点赞,让很多人感同身受。

看吧!当父母在抱怨孩子不和自己沟通时,很少会有父母来反省自己的说话方式。

当我们以为和孩子聊学习,是最有用的聊天方式时,其实让很多孩子反感。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中国家长最缺的,是和孩子说“废话”的能力。

“不会聊天”的父母,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01

父母的聊天越“有用”

孩子越压抑

微博上有网友发起了一个关于“你的分享欲给了谁”的投票,有3.2万人参与。

其中:

高达2.1万人把票投给了“朋友”;

有七千多人投给了对象;

只有三千多人是投给家人的。

这就说明了一个现象:孩子不愿和父母敞开心扉。

追溯根源,大都是因为父母的话“太有用”,让孩子缺失了说话的欲望。

有调查数据显示,父母和孩子之间每天聊天10分钟左右的有34.53%;

20分钟左右的有 27.14%;30分钟左右的有31.1%;

而每天聊1小时以上的仅占7%。

在短暂的聊天时间里,学习和作业成为父母认为最重要的事,而愿意闲聊的父母仅1.6%。

孩子每天都在高强度地学习下度过,回到家就算想和父母聊一聊,但是父母的谈话方式总是在说教,孩子通常在第一句话时就被“堵”上了嘴。

这就造成一种结果:

孩子越来越反感与父母说话;父母越来越抱怨孩子不愿意与自己说话。

父母和孩子之间“正经话”说得太多,让孩子越感受不到愉悦的成分,只会让孩子压力变大,越来越抑郁。

一位网友分享过一个戳心的经历。

小时候,她羡慕别人有漂亮的笔记本,就把每天的零花钱存起来,攒了好几个月才凑够了钱,她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笔记本,想主动和妈妈分享。

可是妈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质问她:

“你哪来的钱?”

“你钱多没地方花是不是!”

“整天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

当时她的委屈一下冲淡了喜悦,闭上了嘴。

她说:

“每一次试图跟妈妈说一些心里话,可等来的都是她的不解、指责和埋汰。

一次次地挖苦和否定,让我越来越没有和她说话的欲望。

其实,孩子从最开始就是把父母当作分享心事的第一人。

但是,当孩子处于疲惫、或是满怀欣喜地想去和父母聊天时,很多父母总是“一瓢冷水”切断孩子所有的分享欲。

朱自清在《论废话》一文中写道:

“若是都说道理,哪有那么多道理?得有点废话,我们的生活才有意思。”

亲子聊天,没必要随时都正正经经的,有时候把话题聊得轻松一点,孩子的接受度反而会更高。

02

父母的“废话”越多

孩子越信任你

朋友小玲与女儿的关系特别好,当周围朋友向她“讨要”秘诀时,她说了三个字“讲废话”。

接女儿放学回家时,她们总会谈论在学校遇到的事,比如:

谁穿了一双新鞋子,谁买了一条新裙子,谁的成绩进步了等等。

这时候,她会一边听一边附和:

那你觉得是你的衣服好看还是她的?

她成绩进步了,你有没有问她平时都做了些什么?

……

两个人一路上都能聊得眉飞色舞。

出去吃饭时,两个人会聊起旁边桌的穿着打扮与对话。

比如:她穿的衣服好看,哪天我们也去看看,她用的手机是最新款的等等……

每次,她与女儿聊天时从来不会批评与责备,反而天南地北地聊一些无用的话题。

就是这些“废话”让她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牢固。

女儿上高二那年,有了暗自喜欢的对象,第一时间就回来和她分享,并问她“我该怎么办?”

当时她非常欣慰。

她觉得:虽然女儿长大了,但依然很信任她。

于是,在女儿第一时间求助她时,她也这样建议:

“你可以喜欢他,但是你的喜欢要与他匹配,在你觉得自己能配得上他时,再和他说吧。”

女儿一听,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勤奋又努力。

有心理学家说:

早期与妈妈常聊的那些废话里,孩子感受到了安全和幸福的时候,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靠废话来联系的。

因为,会讲“废话”的父母,他们会用语言为孩子内心竖起一把“戒尺”,让他懂得“感受、价值感、困扰”该怎么向父母说出来。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

说废话是一种能力,因为如果孩子愿意和你说废话,说明他和你在一起是快乐的,说明他对你很信任,愿意让你走进他的内心。

“废话”越多,家庭氛围越轻松。

孩子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定是因为他信任你,才会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也最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不要小看一句“废话”的作用,它的背后可能会蕴藏着其“分享”、“共情”、“鼓励”与“解决问题”的元素在里面。

这些长久以来的“情感共鸣”,让孩子看到了父母的关注和爱意,内心会有满满的安全感。

正如《奇葩说》辩手杨奇函所说:

“其实很多的我爱你,都藏在了废话里。”

少一些大道理、多一些情感互动,爱和关注才会让孩子亲近你。

03

让亲子关系越变越好的

三句“废话”

心理学上的“五感五力”理论体系提出:

建立亲密感,最重要的就是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有助于帮助孩子提升适应集体和社会的能力,避免出现社交困难、适应困难,形成自私叛逆等消极性格。

“废话”并不是“废”,而是让孩子从父母的谈话中感受到轻松愉悦,看到父母对自己的喜爱与尊重。

当父母在抱怨孩子越来越难管的时候,不如每天说几句“废话”,它可能会成为让你走入他心里的一道门。

1)放学后,关心孩子心理状态的废话:“你今天在学校开心吗?”

心理学和脑科学的新近研究显示:

儿童需要快乐,需要关怀,需要爱,年龄越小需求越强烈。

孩子在放学后,因为在学校遇见的开心的、难过的、困扰的事情时,放学后这段时间会让他的感官放大十倍。

而这时候,孩子无论是什么情绪,都特别想说出来。

如果父母能主动问一句“你今天在学校开心吗?”有双重作用:

弥补了孩子的不安情绪,捕捉到孩子的心理状态;

引导孩子关注好的一面,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培养乐观的思维方式。

放学后这段时间的聊天,父母的重心放在——开导和倾听,引导孩子习惯与父母分享。

这样,孩子觉得“父母在关心我”,让他更有分享欲。

2)饭桌前“聊八卦”:“今天看新闻了吗?”

《唤醒孩子的才华》一书中指出:

“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测试上得高分。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饭桌前交流是的重要场所之一。

但是,吃饭时并不适合教育孩子,这时候父母更应该像朋友一样,与孩子谈天说地、聊聊八卦,用愉快的氛围拉近彼此的关系。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父母一定要和孩子聊聊八卦。

聊天时插一句“今天看新闻了吗?”为切入口,利用时事新闻,帮助孩子打开心胸。

有情的八卦,把道理寄于故事中,聊聊故事,汲取道理。

它就是孩子每天的精神粮食。

3)睡觉前,为孩子答疑解惑:你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尹建莉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发现了女儿心里有“小秘密”,心思越来越沉重,害怕她在学校有不愉快的经历。

于是,尹建莉老师就谎称“我和爸爸交换过秘密了,你将你的秘密也告诉我吧!”

她通过一系列的倾诉让女儿卸下防备。

女儿忐忑地对她说:“李文文告诉我她家有一把青锁剑和紫隐剑,如果我告诉了别人,宝剑就会刺穿我的胃。”

她听完后,就用一个寓言故事告诉女儿这些都是假的,这才让女儿释怀。

孩子有时候会有自己的心思,甚至比较痛苦悲伤。

睡觉前,孩子会将无法解决的情绪和困惑“刻”在内心深处,而温暖和刺激也会加倍地存在。

当孩子在脱掉衣服钻进被窝里时,内心会卸下自我防御心理,更容易将心理的困惑吐露给父母。

父母可以利用睡觉前的黄金时间,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父母的多一句关心,不仅能为孩子排疑解惑,还能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桥梁。

04

有些父母说:与孩子闲聊是在浪费时间。

然而,你和孩子说的每一句‘废话’,都有它的作用。

闲聊的过程,既是父母了解孩子的过程,也是教育孩子的过程,更是亲子关系的黏合剂。

彼此接纳、关爱、欣赏、倾听和支持,感情就能更加积极,更有活力。

如果父母关心孩子,就多问一句“你今天开心了吗?”,他会永远把你当精神后盾。

如果你想让孩子视野开阔,多给孩子一点“精神粮食”,让他在愉悦的氛围里谈笑风生。

不想让孩子永远迷茫,就为他创作答疑解惑的机会,让他用积极面对人生。

没有不愿意和父母聊天的孩子,只有被父母拦在墙外的孩子。

打开与孩子沟通的“桥梁”,那先从“说废话”开始吧。

(文章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Back to Top
近期新闻
孩子叛逆、脾气大、不好管?青春期孩子的这7份心情,家长请…
2023-11-22
如何培养出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父母常说这3句话,孩子…
2023-03-23
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好的“废话”,你说过几句?
2023-03-29
给十八岁女儿的一封信:带着勇气和对热爱的坚持,尽情探索充…
2023-04-12
董宇辉:真正厉害的人,都把玻璃心炼成了不锈钢的
2023-04-21
分类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环南路239号 邮编:314050 传真:0573-82534280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Copyright © 2008-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