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未来 | 三大节日 | 五院一部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撰稿:校长室 发布单位:校务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4-09-22 浏览次数:11739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浙教基【2012】81号)的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优化育人模式,实现我校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点,在总结前期课改的工作基础上,经学校讨论研究,特制订《嘉兴一中实验学校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第一部分  校情分析


    (一)办学概述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创办于2000年,是由嘉兴一中与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创办的一所股份制民办完全中学。学校位于革命圣地南湖之滨,中环南路239号,占地90亩,建筑面积40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0余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建筑错落有致,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
    办学十三年来,学校从最初招收3个班100余名高中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校园和教师,快速发展成为一所在区域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完全中学,学校现有62个教学班,初高中在校学生3200余人,其中高中部22个教学班,1100名学生。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3人,高中部专任教师70人,其中有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坛新秀、市级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等各类骨干教师。
    高中部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依托百年名校嘉兴一中的办学优势,学校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坚持管理创新,以“厚德博学”为校训,以“诚信奋勉”为校风,立足普通生源,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队伍建设,整合校内外一切可利用资源,全力打造教育品牌。初步形成了以“三大习惯”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基础品质育人特色、“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特色、以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为载体的个性特长培育特色三大特色,用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对教育不同需求。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短短十三年,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嘉兴市十佳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重质量守诚信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优质特色教学民办学校”等荣誉称号。2006年6月被嘉兴市教育局评为“嘉兴市(市属)新一轮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2007年学校被评为嘉兴市南湖区“文明单位”。2008年学校先后获得“嘉兴市五四先进团委”、“市属基层教育工会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市属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卫生厅世界卫生组织浙江省合作社健康促进学校铜奖”等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嘉兴市“文明单位”、“嘉兴市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嘉兴市5A级社会组织”等荣誉。2010年获得“嘉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嘉兴市教科研基地”等荣誉。2011年,学校被评为“2010年度嘉兴市五四红旗团委、“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2010年度嘉兴市属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学校获“2010-2011年度嘉兴市中学共青团规范化建设示范团委”、 “第三届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汇演银奖”;2013年学校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嘉兴市优秀民办学校”等荣誉。
    (二)课改基础
    我校高中部的发展几乎和我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同步。从2006学年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开始,我校就紧紧抓住课改机遇,利用学校规模较小、办学历史短这些特点,动员全体教师把高中课改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契机,按照省课改方案提出的要求,全面深入的参与到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中。在课程实验方案的编制、课程设置、学分认定、教学管理、课改保障机制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尤其是在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建设、实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在2006学年我校就开设了《古希腊神话》《西方礼仪》《公民与法》《云南印象》《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生活与法》《中学生理财》等20多门校本课程,学校还专门聘请专家给教师作校本课程的开发辅导。我们还充分依托各种校外资源,如与中信银行合作,开设《中学生理财》课程,在地方课程专题讲座中,邀请了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深受学生喜欢。不少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在体育必修课和选修1B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建立起了较为全面的选课走班制度,通过体育课的全员选课走班实践,“四班六教师”“六班九教师”等选课走班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在必修课程走班制上迈出了富有成效的步伐。我们还编印了内容详尽的选课指导手册,从最初较为原始的纸质选课逐渐过渡到现在的网上选课,学校在学生选课指导、走班上课、学分认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深化课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伴随不断深入的课改实践,广大教师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进,参与课改的能力不断提升,学校在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日趋成熟与完善。近年来,高中办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一切都为进一步深化课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未来挑战
    首先是来自时代变革面临的挑战。深化课程改革必须要正确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进步和发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承担重要责任的高中段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必须要努力适应新的要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努力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平台。这既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是面向未来社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其次是发展学校特色面临的挑战。作为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只有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成长,确保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课程作为民办学校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最基本的载体,必须要能很好的体现出学校特色。学校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达成,都是在特色课程的创建、实施过程中实现的,富有明显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虽然目前我校经过一系列的规划、设计、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但如何去完善它,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实现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具备嘉兴一中实验学校特色的目标,还有很长很艰巨的路要走。这将督促我们进一步优化设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第二部分  办学理念与目标


    (一)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为社会提供全面优质教育服务。
    “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坚持以整体素质教育为中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教育目标与过程应兼顾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要着眼整体协调地发展,不可偏废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应该使人才规格多样化,门类多样化。 “坚持以整体素质教育为中心”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让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人人都可以成才;又要协调处理好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与造就优秀后备人才的关系。
    “为社会提供全面优质教育服务”的内涵是,学校必须在坚持正确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打造一支敬业博学、素质优良、关爱学生、善于合作、长于科研的教师团队;创建一流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优良教风和学风,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流的硬件设施和教学条件,支撑一流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运用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营造优质的环境,创造优质的办学条件,为创建名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而创办出具有一流教育质量及良好社会声誉的优质民办学校。
    (二)办学目标:立足普通生源,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育理念与机制创新为动力,全力打造嘉兴一中实验学校教育品牌,用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高层次教育需求,把学校办成一所具有示范性、辐射性、高质量、有特色的优秀民办完全中学。
     我校高中在十三年的发展过程中,立足普通生源,致力于传承中华文化精髓,践行先进的教育思想。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整体素质教育为中心,大力开展特色教育;以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机制的创新为动力,着力强化学校教育内部管理;努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加强名师队伍建设。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多年来学校为高校输送了大批既有高尚品德、广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创新才能的优质生源,在本地区的民办教育领域中已初具“示范性和辐射性”。展望未来的学校发展,我们还将在在立足于普通生源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建设以“厚德、博学、力行”为核心精神,以“引领青年,就是引领未来“为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全力打造教育品牌,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去满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需求,让所有入校学生都充满自信,让所有离校学生都具有把握成功的基本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基。
    (三)培养目标:培育有民族精神,有世界眼光,有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习惯,有个性特长的现代人。
    “有民族精神“是指培养学生汲取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力量,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结合时代文明特征形成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培育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矢志不渝、自强不息、温柔敦厚、择善而从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民族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它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总和。我们期望学生在学校里能得到民族精神的良好培养,具备健全的人格,拥有有良好的习惯,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念,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有世界眼光“指学生能适应当前的国际化潮流,不囿于一孔之见,具有宽阔的胸怀、宽广的视野和宽博的境界。世界眼光是以开放和自强的心态看世界、求发展的眼光。“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学生博大和宽容的心灵底子,也要以“博学”为基础,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持久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自强”,从而实现他个人今后的发展并最终为社会的进步突显学校特色教育的必然。也正诠释了《礼记》中所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箴言。
    “基础性学力”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修满国家规定课程学分,必须具备基本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发展性学力”是指具备能主动适应迅速发展的未来社会所必须的自我发展的态度、能力与知识的复合。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整合效果,就是要将习得的知识能积极努力卓有成效的付诸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践履所学,即“力行”。使我校的学生真正成为既能积极成就自己也能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现代人。
     综上,我们以“厚德、博学、力行“为课程核心精神,把我校的学生培养成具有民族精神,拥有健全人格,养成良好习惯的“厚德”之人;具有世界眼光,胸怀宽阔、视野宽广、境界宽博的有个性特长的“博学”之人;最终成为既具有高尚道德和广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可以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现代人”。实现学生“德”、“学”、“行”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部分  课程结构与设置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和目标
    1、课程设计理念:彰显引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
    作为嘉兴一所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学校,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始终铭记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所承载的责任,以主动的姿态和理性的思考,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中。秉承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思路,努力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高举引领旗帜,彰显时代精神。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一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学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思考中,秉承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既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又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通过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社会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求。通过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2、课程设计目标:架构清晰,操作性强,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未来发展需要,凸显学校特色。
    在课程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围绕“架构清晰,操作性强,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未来发展需要,凸显学校特色”这一目标进行。
    “架构清晰,操作性强”主要是指编制的课程体系要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内容详实,有利于具体的课程实施。
    “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未来发展需要”是指编制的课程要充分体现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在共同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同时,课程的具体内容既注重德才兼备型人才的培养,又关注学生持久学力的培育,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体现多样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发展性。
    “凸显学校特色”指的是编制的课程要有校本特色。能够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办学条件。课程设置有别于其他学校,具有明显的学校精神和学校文化印记,彰显引领作用。
    (二)课程结构体系
    在积极落实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学校从校情出发,从学情出发,从教育教学规律出发,在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了整合与重构,初步形成了富有嘉兴一中实验学校特色、以“厚德、博学、力行”为核心精神,以“引领青年,就是引领未来”为基本理念,以“两大类三板块九领域”为基本架构的多层级的旗帜模型课程体系。
课程模型示意图:


     “旗帜模型”解读:“旗帜模型”课程体系由基石、旗杆和一面飘扬的旗帜构成。旗杆部分是阿拉伯数字“1”的象形,与校名“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吻合,同时作为旗帜的支撑轴心,蕴含着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精神——“厚德、博学、力行”。“厚德”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培育学子具有崇高的品德;“博学”是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持久的学习能力;“力行”意在培育学生努力践行,从而在德、学、行三个层面立体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旗帜的基石部分是基础核心课程,主要由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构成,是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的共同基础,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飘扬的旗帜是学校的个性特色课程,即为学校的选修课程,包括学力发展系统、人格塑造系统、实践引领系统三大板块,致力于满足学生个性成长,培养德才兼备并有持久学力的现代人才。整个模型是一面既有稳固基石,又有核心价值,富有朝气的迎风招展的旗帜,它表达了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在课程改革的劲风下,既有迎风向前的信心和决心,更有创新引领的勇气和力量!
    课程结构示意图:


    1、 基础核心课程
    基础核心课程主要是指必修课程。基础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保障,是学生完成高中学业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要求,也是继续学习必要的知识基础。
    对于必修课程的实施要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作为必修课程,既要做到面向全体、相对统一,又要关注到具有个性差异、能力不一的学生个体。其次,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让当前备感学习和应试压力的学生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学习目标。因此,学校努力探索必修课程校本化的实践,在课程体系上进行进一步的重构与整合,在课程安排和实施上不断地寻求进一步的合理化。梳理与整合各学科的必修与选修内容,将要求过高或非主干的知识内容调为选修,将学科必备的主干知识调为必修,形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合理分工、层次递进的课程格局。同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规范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式,合理控制教学进度和难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轻负高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实验,创建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持久发展的需求。
    2、 个性特色课程
    学校个性特色课程主要是指选修课程,分为学力发展系统、人格塑造系统、实践引领系统三大板块。包括国家规定的选修内容,嘉兴教育学院、浙江省教研室等组织开发的选修课程,由我校教师自主开发的选修课程,以及校外合作机构提供的选修课程等等。在选修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努力构建开放而富有我校特色的选修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制订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选修课程建设。
    (1)学力发展系统 
    学力发展系统包括知识拓展课程、方法引领课程和自主探究课程三大领域,每个领域都由若干模块组成,主要通过课程的支撑,关注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学科知识、认知思维,进一步掌握学习的方法、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素养,学会学习,乐于学习,终身学习。如知识拓展类课程领域包括选修1B、学科拓展等模块。方法引领课程领域主要包括学法指导、学习策略改进等模块。自主探究类课程领域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学科竞赛、实验操作等模块。

    (2) 人格塑造系统
    人格塑造系统包括明德课程、正心课程、修身课程三大领域,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和锻造,帮助学生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格品质,成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现代人才。
    a) 明德课程主要包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公民教育、爱心教育等模块,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b) 正心课程主要包括心理课程、心理社团、心灵氧吧等模块,帮助学生端正心智,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形成愉悦的心情和豁达的人生观。
    c) 修身课程主要包括人文情怀、艺术修养、体育精神、人际交往等模块,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个人修养,正确的待人接物方式,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3)实践引领系统
    实践引领系统主要包括创意生活课程、实践社会课程和引领未来课程三大领域,关注实践、彰显引领,帮助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社会、迈向未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合格人才和时代精英。
    a) 创意生活课程主要包括烹饪、影视、家居、理财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选修模块,使学生不仅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同时还能优质生活、创意生活,懂得在生活中感受,在生活中思考。
    b)  实践社会课程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活动、夏令营、游学、志愿者服务等模块,帮助学生逐步融入社会、体验生活,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c)  引领未来课程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课程、人生规划课程、领导力课程、国际视野课程等模块,   将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学生的持久发展,培育有民族精神与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培育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有领导能力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人。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
     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及其相关配套文件的精神,学校初步构建了以“厚德、博学、力行”为核心精神,以“引领青年,就是引领未来”为基本理念,以“两大类三板块九领域”为基本架构的多层级的旗帜模型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将认真组织好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实施工作,在开足开好规定的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确保开设的选修课程课时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其中选修课程中知识拓展类不超过60%,职业技能类不少于10%。同时,还将结合学校实际,在必修课程的校本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更好地推进学校的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且富有个性地发展。
    (一)必修课程的实施
    1、必修课程的学分计划
    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案》总体要求,我校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获得必修96学分。
    高中三年学生必修学分计划表

    2、必修课程校本化的探索与实践
    (1)学科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整合
    在保证必修课程核心内容的修习与掌握的基础上,学校通过模块重组、教学内容的合并与增删,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措施有: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整合。如体育中《体育与健康》与选修课程模块进行重组、合并,每个年段每周安排一个课时的行政班教学,其余全部实行“四班六教师制”或“六班九教师制”,实现面向全体基础上的学生个性的选择。
    学科内必修与选修整合,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的不同,将必修与选修内容有机整合,即把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组合使用,确定符合学生需要发展的教材内容,形成连贯三年的合理进度。如《地理》学科,将补充《区域地理》,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2)学科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
    各教研组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进行分层设置,将三年时间的本学科修习内容作相应的合并、改编、补充、删减、整合,形成三年教学计划表,构建各学科的学科群。如:数学、英语等学科开设基础课程、拓展提高课程两个层次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尝试开展走班教学。
    3.、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以“轻负担,高质量”作为教学特色追求,积极稳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持并实现学生自主发展,注重学情研究,推进自下而上、生长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实现。
    (1)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关注生活实际,重视挖掘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
   (2)合理设计学生学习活动,重视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学习力的培养,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形成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师生共同构建开放的新型课堂,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度和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重视学生自主选择及差异发展水平。
    (4)强调课堂教学质量观与价值观,进行有效教学的水平评估,促进教与学的变革,使学生会学习、会创造。
    (5)规范教学管理要求,强化“集体备课”制度,要求着力控制学生作业总量,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针对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作业,落实“精选、先做、全批、反馈”的作业要求。
    (二)选修课程的实施
    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选修课程的规定,结合我校现有条件,尽可能开设选修课程。我校每周课时总量为26小时(40分钟/课时、共为39课时),每周安排的选修课程不少于8课时。
     在组织好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8课时选修走班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设,我校的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分为四大类:社会实践类活动、校园文化类活动、调查研究类活动、学生领导力培养类等活动。其中社会实践类活动包括军训、春游秋游、实践类活动;校园文化类活动包括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文学社、点声乐队等活动;调查探究类活动包括课题研究等活动;学生领导力培养类活动包括领导力课程等内容。其它类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均可折合成学时,修满13.5小时为1学分。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总学分不大于8学分,超过8学分的,按8学分记。
    选修课程学分计划表


    (三)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学校制定了《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学分管理与认定办法》,明确各模块修习要求与学分认定的标准与程序,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每个学期末根据《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学分管理与认定办法》,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学分认定。学生修习必修课程满96学分,修习选修课程满48学分(其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学分不超过8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同时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达到规定要求,即可毕业。
    2、对教师的评价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目的在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校长室、教务处、师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评价,并记入业务档案。在过程评价中,主要从师德表现、履行职责、工作实效、学情反映、教研成果等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同时,为顺应课改的要求,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开设一门选修课纳入教师的考核,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将与教师的评先推优、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挂钩。
    3、对选修课程的评价
    选修课程的评价包括对选修课程教材的评价和选修课程实施的评价。
    选修课程教材的评价:每学年我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选修课程评审小组根据选修课程实施的情况、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对本学期我校教师自主开发实施的选修课程进行等级评定,对于获奖的选修课程给予一定的奖励。
    选修课程实施的评价:课程评价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任课教师根据自己任教的选修课程的特点,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等,终结性评价可以采用纸笔考试、技能测试、作品创作、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学生成绩评定实行等第制,分A(优秀)、B(良好)、C(合格)、E(需努力)四等,获得C等及以上的,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第五部分  课程建设制度与管理


    (一)学分管理
    学校制定《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学分管理与认定办法》,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及学分认定制度。
    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并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成立学分认定小组。对学分认定做出具体规定,并且依照可操作、易查询、可反馈的原则设置实施程序。
   学生对认定的学分有异议者,可以向学分认定小组委员会提出审议,学分认定委员会接到学生复议申请后召集有关人员,做出复议,给予反馈。
    1、必修模块的学分认定方式及要求
    学生的必修模块学分认定权在备课组,任课教师将认定结果予以公示,无异议者该结果即为认定结果;学生如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申请复议,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将及时给予答复。
    必修模块学分认定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学时完成、作业情况和学习态度三方面,占20%;终结性评价包括阶段测试和模块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占30%和50%。如果该科目没有阶段测试成绩,则模块期末考试成绩占80%。
    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可以申请补考,补考时间由学校安排,一般在下一个学段第一周进行。补考仍不合格的,可以重修相关模块,重修后学生可以向任课老师或班主任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2、选修课程的学分认定方式及要求
    (1)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和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学分认定,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等,终结性评价可以采用纸笔考试、技能测试、作品创作、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学生成绩评定实行等第制,分A(优秀)、B(良好)、C(合格)、E(需努力)四等,获得C等及以上的,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2)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学分认定办法如下: 


    (二)选修课程开设与选课管理
    1、完善选修课程开设制度
    教师向学校提出课程立项申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课程纲要》,经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对教师开发的选修课程中的课程目标、教材、教学安排、评价方法、学分认定办法等进行审核,经审议通过的课程方可立项。对于立项的选修课程学校及时网上公布,列入下学期选修课程开设计划,帮助学生了解选修课程内容。
    2、完善选修课程的选课制度
    学校每学期末在学校网上公布经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校内以及学校引进的社会教育机构的选修课程,提供每门选修课程和开课教师的详细介绍,设定开课人数要求,结合评价的标准等;公布每学期选修课程开设计划表和《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方便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并选择。同时,学生成立学生选课指导中心,加强对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通过选课指导,使学生所选课能与学生的人生规划落实相结合。
    学生选课一般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学校定时开放浙江省普通高中选课系统,为保证学生选课的公平性,要求学生在统一的时间登陆选课系统进行选课,选课结束后,教务处及时汇总选课结果,对于选课人数不足或选课人数少的课程,报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经审议进行停开。由于学生所选的课程停开或其他原因造成未能选课成功的学生,教务处汇总名单及时进行网上公布,班主任通知到学生个体,学校在开学初第一周组织落选学生的二次选课,保证各年级学生均有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选修课程。
    (三)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原有校本课程资源的基础。
    我校选修课程开设的历史比较长久,基础比较好,80%左右的教师能够独立开发或参与开发选修课程。目前已有《形体》、《合唱》、《flash动画制作》、《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入门与提高》、《西方人文情怀之希腊神话》、《漫画基础知识》、《立体设计》、《西藏印象》、《高中生心理素质训练与养成》、《那个时代那些人——民国人物行述纪略》、《民谣吉他技术与应用》、《营养与膳食》等80多门选修课程。
     注重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新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共开设了社会实践类活动(包括军训、春秋游、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活动)、校园文化类活动(学校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四大节日等活动)、社团文化类活动(红雨文学社、绿色电声乐队等社团活动)、学生领导力培养四大类社会实践选修课程。
    2、加强校外合作,丰富选修课程资源。
    学校进一步拓展校外课程资源,和浙江施强国际培训中心、浙江天下文化有限公司、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等多家单位进行合作,开设有《播音主持礼仪艺术》、《摄影摄像艺术》、《影视编导艺术》、《中信理财》、《海外知识全攻略》、《与企业老总面对面》等十几门选修课程,丰富我校课程资源。
    (四)教学管理
    1、严格执行必修课程教学计划,落实学校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开好必修和选修课程。
    2、以“轻负担,高质量”作为教学特色追求,积极稳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实并实践学生自主发展,注重学情研究,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表达、倾听与分享,引导学生质疑、批判和探究,加强实践操作,增加学生的经历和体验,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能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过程;增强课程意识,加强必修课程的研究,在为何而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方面加强研究,使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更加合理;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营造激情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提高选修课程的质量。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功能,加强课程开发团队建设,加强对教师课程开发技术的培训与指导,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5、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实施“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对选修课程的管理。学校对教师申报的选修课程首先进行《课程纲要》的审议,通过审议合格的可以列入学校选修课程开设计划。建立课程实施过程评价机制,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进行评价。每门选修课程结束,教师必须向教务处上缴课程实施的全部材料,包括教案、授课学生名单、学生考勤记录、考核成绩评价结果等。学校课程评审小组根据课程实施效果,评选出优秀的选修课程。
 

第六部分   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下领导机构,保障深化课改工作顺利实施:
    1、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杨培初
   成员:何国良、李月根、邵毓君、谷辉、杨勇军、雪亮
    职责:
    ①制定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
    ②领导和组织各工作小组(或称学科研究组)开展工作;
    ③对课程实施进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评价等;
    ④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保障和政策支持;
    ⑤解决推进进程中的具体困难,总结和部署阶段性工作。
    2、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小组
    组长:邵毓君   组员:雪亮、彭胜、梁海霞、孙茜、金毓、郑燕良
    职责:负责校本课程的规划、审议以及对教师的培训、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管理,带领全体教师最大限度地参与深化课程改革工作。
    3、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
    组长:杨培初
    组员:邵毓君、雪亮、教研组长
    职责:依据《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要求,审议教师送审的《课程纲要》,重点审议各课程诸要素的情况,决定教师所申报的课程是否可以被立项。
    4、学生选课指导中心
    组长:邵毓君
    组员:雪亮、周佳、年级组长
    职责:负责设计适合本校实际的选课指导手册和各科的选课指导,负责组织教师依据指导手册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5、学分认定委员会
    主任:杨培初
    成员:邵毓君、雪亮、彭胜、梁海霞、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职责:依据《学校学分认定标准》的有关规定,指导教师做好学生的学分认定工作,对学分认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意见分歧进行处理和仲裁。
    (二)制度保障
    学校制订以下制度保障深化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1.《嘉兴一中实验学校课程建设方案》
    2.《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学生选课制度》
    3.《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4.《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学分管理与认定办法》
    5.《嘉兴一中实验学校选修课程申报审核制度》
    6.《嘉兴一中实验学校教师课程开发奖励制度》
    (三)资源保障
    为切实推进深化课程改革工作,学校尽一切力量保障师资、场所、资金等多方面的到位。
    人力资源保障:学校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师课改理念,积极参与各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场所资源保障:学校提供课程开设所学的场地资源,装备相应的多媒体教室,提供可供各类选修课开设的教室和设备。
    经费资源保障:学校积极申请深化课改选修课程建设专项经费,在资金投入上保障深化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校外资源保障:学校着力加强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开发开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走校的机会。学校与中信银行、杭州天下文化有限公司、浙江施强国际培训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加强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校外资源参与学校课程建设。
 

Back to Top
近期新闻
教海探航众行远,研途拾贝各满载——记嘉兴一实学校教研节语…
2024-05-11
团队同析同进取,踔厉前行新形势
2024-05-10
聚焦教学评,赋能新课堂——第六届教研节之高中地理“同课异…
2024-05-10
观结果,问过程,谋发展——记初中数学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
2024-04-24
百花齐放,协同育人——第十九届教学主题活动暨第六届教研节…
2024-04-17
分类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环南路239号 邮编:314050 传真:0573-82534280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Copyright © 2008-2019